当前位置:首页 >>检务指南 >> 检察动态
创新推行“四个一”工作法 “综治中心+检察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来源:    阅读次数:

近年来,西区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12309检察服务中心驻综治中心工作触角,创新推行四个一工作法,通过整合资源、服务前移、优化服务,实现检察履职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案件27件,司法救助困难群众16人,群众满意度达100%。

一、一窗通办,诉求直连民心,打造便民服务新标杆

坚持把窗口当阵地、把诉求当考题,在综治中心设立检察服务窗口,实现一条龙服务来访群众即接即办快速办理模式,打通群众诉求响应最先一公里一是将涉民生事项检察职能归集至综治中心专窗,把12309功能延伸到综治中心,采取常驻+轮值方式入驻,由控告申诉部门人员作为检察窗口常驻人员的同时,其他业务部门人员以轮值形式进驻综治中心,全院40岁以下青年干警均纳入区综治中心轮值名单二是落实接访跟踪制度,坚持谁接访谁负责原则,对于受理的问题,由接访工作人员负责跟踪督办,并及时向信访人反馈信访事项办理进程与结果;三是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农民工维权岗等特色服务,以全市首家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中心为基点,联动市内其他县区和昆明、凉山等地搭建全省首个检察+工会跨区域协作平台,协同凉山州西昌市相关部门,制发全省首份跨区域《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仅用3天时间帮助就业者化解久拖不决的工伤赔付和欠薪难题。

二、一体联治,合力破局攻坚,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检察+N跨界治理共同体,充分发挥区综治中心一站受理 多元化解优势,破解单一部门治理资源不足难题。一是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各单位力量,建立疑难复杂信访研判机制,对难调难解的信访案件联合调解,在信访矛盾化解中变单兵为合力,建立重点领域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发出风险提示函12份,集中办理一批因安置房长期未办理房屋权属登记,引发法定继承纠纷的民事和解案件,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实质化解;二是创新诉前和解+司法确认+执行监督工作模式,联合西区总工会、西区人社、凉山州会东县总工会等部门,通过一站式办理流程实现欠薪案件全周期跟踪监督,成功为14名外地在攀务工人员现场兑付工资8.4万元;三是积极运用检察听证,对于复杂、疑难案件以听证方式公开审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区居民等参与,让当事人把事说清、听证员把理辨明、检察官把法讲透,促进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经验获最高检采用推广。

三、一源共治,定分止争纾困,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

聚焦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创新构建检调结合、监督跟进、源头治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端处置源头防控转变。一是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以检担民了专项工作为抓手,充分运用检调对接机制,围绕民生热点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通过设立在综治中心的检察服务窗口,联动政法委、信访部门和基层调解力量,稳妥处理多起因邻里、婚恋等纠纷引发的风险隐患,有效防止矛盾升级,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首办环节。二是坚持将依法办案与化解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设立轻微犯罪问题研究观察点,针对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的人员,打造一人一策帮扶体系,综合考量犯罪动机、家庭关系、赔偿谅解等8项指标实施分级分类处置,建立社会危险性+再犯可能性双评估机制,及时开展情绪管理和社会融入帮教10余人次,并定期对被不起诉人回访调查,了解其思想动态及生活、工作情况,降低其再犯罪风险。三是被市检察院确定为府检联动试点院,率先联动政府召开工作会,锚定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分解细化增进人民福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15项任务;在综治中心设立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检察工作站,针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协同行政部门化解行政争议12件。

四、一线送法,服务助力基层,提供法治社会新动能

针对区综治中心法治宣传手段陈旧、覆盖面不足、基层法治需求巨大等问题,立足实际,精准施策,通过创新普法形式,切实提升法治服务质效。一是开展精准普法+能力培养双轮驱动,在街办和乡镇司法所、社区、村委会等设立普法小讲堂,向其提供法治短视频、普法宣传册等,利用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等活动集中向群众普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建立检察官+法律明白人结对机制,从社区党员、村两委成员、退伍军人中选取培养基层法治骨干12名,助力基层善治;二是组建检察官+委员法治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风险防控普法宣讲、安全生产法治体检4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0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法治保障;三是打造普法宣传+实践体验教学基地,联合区法院、格里坪镇等设立全市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构建生态司法修复+普法司法实践新模式;在苏铁保护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在开展主题法治宣传的同时,对损害生态环境的当事人给予补植复绿的惩罚性赔偿措施,并增加视频展播、互动交流和VR体验等,多样化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Copyright 西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西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四川志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03557号-1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2-5553368 举报邮箱:380368934@qq.com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新闻头条
新闻头条
扫一扫,加关注